2152年,春节
再普通不过的一年,全中国人都宅在家里,外面爆竹声阵阵,不过这不是原始的火药爆竹,那东西一百多年前就没了。现在用的,只不过是全息投影来找找“古代”的年味罢了。
而此时的青藏高原,则是另一种景象。
几十个身穿大衣,还背着氧气瓶的人站在一个大铁柱周围,这个大铁柱的外形十分丑陋,像极了几百年前古苏联的重型核弹“伊万”,而唯一比较平滑的地方,也写满了字,应该是那几个人的名字吧。
这个年代人类,可以说是绝对的幸福,二十一世纪的技术爆炸,将人类的生活提了一个台阶,而现代的人类科学家,却是整日面布愁云。
因为在几年前,人类的科学死了。
人类已经可以轻易地深入地核或是飞上天空,甚至实现了人类憧憬了几千年的“长生不老”梦。
可那又如何呢?我们没有了星空。
一百多年了,我们还只能小规模登上火星,而且每一次依然要浪费大量资源。
没了宇宙,人类只能停留在原始时代。
但现在,不一样了。
世界第一座太空电梯“穿云”已经在中国的青藏竣工,而那一颗形似“伊万核弹”的圆柱,就是“穿云”试射的探测器,也是人类太空旅程的“里程碑”–“新春”型探测器。
“新春”在通过过太空电梯发射后,在火星轨道上进行喷涂爆炸,在火星轨道上留下一面五星红旗的图案,会让这段时间的地球上空出现一面五星红旗的图案,而“新春”探测器将于即飞出太阳系五到六个天文单位。
而单次发射费用,还没“阿波罗”计划的一升航天燃料贵,也就是说,“穿云”可以进行经济发射,甚至可以成为飞机一样的普通载具。
不过,人们心中高耸入云的发射塔并不存在,地上只有一的半径十几米的大洞,但要深上几千米,底部已经到达了海平面洞壁上安装了几条电磁导轨,这便是人类的“前膛枪”计划。
其实,“太空电梯”的概念很早就被提出来了,只是一个高达几千米的庞然大物要耗掉大量资源,世界两大联盟:北约和共产国际都无力建设。从此,“太空电梯”概念一放就是一百多年,到了2150年才有科学家提出了把太空电梯建在地下的想法,也就是“前膛枪”计划,但他们发现要让发射物逃逸太阳系,太空电梯的高度不能低于海平面,而且要达到4000米。世界唯一满足的地方只有青藏高原。
站在洞前的是一位老者,他的胡子在大高原上飘着,就像周围的积雪一般;那双眼睛,像古井一样深沉,又如利剑般刺破云层,直视星空的奥秘。人们早已忘记他的名字,就像忘记几千年前发明火药的那个人一样。
一辆巨大的吊车把“新春”缓缓吊起,慢慢的放入“穿云”,然后“穿云”的电磁轨道被激活,将“新春”送入洞底。
“老师,您真要放弃诺贝尔奖?”一位年轻人在老者背后问。
“嗯。”老者想也没想。
“可是……太空电梯是老师您……”
“我给你说过,儒者求名,道者逃名。你们这些年轻人还是不懂啊。”老者叹了一口气,道,“而且我不是说了吗,你想要就要,不要就用中国科学院的名。”
“哦……”年轻人答了一声,注意力就又被勾到了控制版面上了。
“5、4、3……”此时春晚的主持人正在做新年倒计时,而这一声声倒计时,也牵着无数科学家的心,因为“新春”的发射时间就是这新年倒计时。
“2……”
“1……”
“发射!”
一道火焰刺破了夜幕,十几分钟后,天空中展开了一面巴掌大的五星红旗。
“‘新春’发射成功!速度已达到了亚光速!成功了!”
2152年0点0分,人类进入了航天火器时代,但令人疑惑的是,太空电梯的总、副工程师,一对本应闻名世界的师徒,却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!
原创文章转载请留权!!!
下一篇:没有了